漏電保護測試儀輸配電價改革艱難起步 成本之謎(咨詢電話021-56479693)
(咨詢電話021-56479693)021-56480482 021-56412027
盡管關于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呼聲由來已久,但業內人士認為,這一改革*關鍵的是理順價格機制,讓發電企業競爭上網,電能也采取市場化的方式進行交易。因此,繼《輸配電成本監管辦法》征求意見方案出臺后,一份《電能交易基本規則》的草案也開始征求意見,業內認為,這是電監會對輸配電改革提上日程的明確信號。
輸配電成本之謎
早在10月份,中國華電集團公司政策法律部主任陳宗法就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,在我國的電價問題上,市場化行為還遠遠不夠。
盡管不是對這一問題作出的實際答復,但電監會此次連續公布兩套征求意見草案,特別是《電能交易基本規則》這一征求意見稿,恰是為了推進通過自主協商或集中競爭等方式進行電能買賣的原則。
2002年,我國提出“廠網分開、輸配分開”的改革方向,這標志著我國的電力改革正式啟動,2005年,原國家電力公司被拆分為現在的五大發電集團和兩大電網。
在廠網分開后,大型用電企業直接向發電企業進行“直購電”的模式一直被相關部門視為改革探路石,但此后幾年,發改委和電監會電價改革的種種條文,只是對這一交易模式進行修補,真正的電力市場化改革陷于停滯。
目前,中國的輸電業務主要由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壟斷,其輸配電成本自2006年以來,呈逐年遞增態勢。據電監會監管報告顯示,2009年,中國主要電網企業輸配電成本為3479.53億元人民幣,較上年同期增長13.18%;其中,國家電網為2681.14億元,南方電網為798.39億元。
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,在這一成本的基礎上,按照現行規定的《輸配電成本核算辦法》,電網企業應在“輸配電成本”的二級科目下進行設置材料費、工費、福利費、折舊費、修理費以及其他費用等三級科目,但由于缺乏有利的監管機制,目前這一成本的核算上報仍停留在**科目。與之相對應的是,對輸配電進行定價卻由國家調控形成。
而電監會發布《2010年一季度西北區域電網企業輸配電成本情況通報》中,在輸配電成本構成中,**大成本為折舊,占比為28%,**大成本是“其他費用”,占比高達19%,薪酬、材料費、輸電費等費用均居其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