試驗變壓器電企虧損透視:煤電“頂?!? 電價改革滯后(咨詢電話021-56479693)
(咨詢電話021-56479693)021-56480482 021-56412027
今年前三季度,我國五大發電集團主營發電業務大部分虧損,尤其是火電業務**虧損,需依賴非電力業務支撐總體盈利狀況。分析人士認為,煤電價格長期“頂?!奔半妰r改革滯后導致“火電越發越虧”,發電集團不得已向上下游延伸以謀取非電領域盈利。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帶來發電**隱憂,破解之道仍是推動市場化電力改革。 主營電力業務“兩贏三虧”
記者從國家電監會和各集團了解到,今年前三季度,華能、大唐、華電、國電、中電投等五大發電集團經營狀況總體盈利,其中,華能居首,盈利42.8億元;國電和中電投各盈利30.6億元;華電微盈3億多元;大唐殿后,盈利0.83億元。
但主營電力業務只有華能和國電兩家盈利,余下三家虧損,其中火電業務五家全虧,虧損額5億元至30億元不等,而水電和風電盈利狀況較好。支撐電企盈利的主體是煤炭、電解鋁、金融等上下游非電力業務。
如中電投集團,總體盈利30.58億元,其中電力業務虧損1.57億元(火電虧損30.62億元,水電及風電盈利29.05億元),非電力業務盈利32.15億元。
同期,五家集團資產負債率普遍偏高,都高于80%;財務費用負擔重,五家總計達518.42億元,同比增長13.51%。
中電聯統計部主任薛靜介紹,依靠非電力業務盈利是*近三四年的趨勢。2002年廠網分開之初,五大發電集團主要依靠發電盈利,但自2007年電煤大幅漲價之后,火電虧損,綠色發電規模尚小,發電集團紛紛發展非電業務以彌補虧損。她認為,隨著五大集團向綜合能源集團轉變,這種盈利模式今后還將持續。
煤價上漲和機制不順是主因
薛靜認為,燃料成本占發電成本的70%以上,電煤價格持續上漲導致燃料成本增長過快,是五大集團火電業務**虧損的主因。
統計顯示,目前秦皇島電煤價格已連續8周上揚,整體上漲77元/噸左右,漲幅同比超過10%。其中,11月份的5800大卡市場動力煤價格達855元/噸-865元/噸,同比上漲180元/噸。
據火電虧損*少的華能集團反映,盡管今年加強內部管理,使廠用電率同比下降0.46個百分點至5.31%,供電煤耗同比下降5.34克/千瓦時至324.17克/千瓦時,但因電煤價格上漲過快,平均單位燃料成本達225.10元/千瓦時,同比增長了16.86%,以致火電仍陷入虧損。
國家電監會總監譚榮堯認為,市場機制不健全,電價政策不完善,不同程度降低了發電企業的收益。此外,供熱價格遠低于成本、地方政府對發電企業的財政補貼不到位也加劇了發電企業的虧損。
以山西省為例,物價部門執行的平均供熱單價為15.74元,而發電企業的平均供熱成本為30元到34元,價格與成本倒掛達54.23%。去年太原主力供熱電廠太原一電廠、太原二電廠應收供熱補貼各6000萬元,但實際到位才500萬元。
資產負債率偏高加重了發電企業的經營難度。國家電監會在地方調研時發現,發電廠資產負債率普遍高于90%,部分電廠已經超出了100%,以致發電企業流動資金嚴重不足,只能向銀行貸款或向集團公司借款。舉債經營使財務費用大幅上升,增加了發電成本。